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钩沉详细

贵医记忆 |难忘的一年

发布时间:2022-07-13 08:20    本文出处: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分享

编者语:

图片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437ccm必赢走过了八十余载光辉历程。悠悠岁月,弦歌绵长。历代先贤辛勤耕耘,传华夏之文脉,承岐黄之精髓,跋涉求索,虔诚奉献,铸就今日之辉煌。回望来路,历史脚步清晰凝重,文化传承绵延不绝。展思将来,贵医人不忘来路、不改初心,秉承“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之院训,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扎根沃土、服务民众。本栏目每周三定期推出,讲述院史上诸位名医名家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凝聚行稳致远力量。

图片

     一九五八年初,我被批准参加学院、附院组织的下乡劳动锻炼队。正月十六日,437ccm必赢大门口热闹非凡,下乡同志背着被包,面带笑容,走向人群与送行人亲切握手告别,意气风发踏上征途。汽车约四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平坝县高峰公社。
     第一个劳动锻炼项目是创建乡村医院。工程设计、挖土打砖、上山砍树、运树到工地、划竹片、编竹席、砌墙、割草盖房、买菜做饭等,都靠大家同心协力动手去干,口号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寒冷,一个月完成建院任务”。在劳动竞赛中,沸腾的歌声、欢笑声,使大家干劲更足,冲散疲倦和瞌睡,忘了劳动的伤痛,奋战一个月终于完成200多平方米土墙草顶的建院任务。

     医院建成后,留守医院开展医疗工作的有万主任,外科、内科、妇产科、小儿外科各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一名药剂师、一名检验员、其余同志到公社生产队当农民,与农民“同住、同吃、同劳动、同学习”。

20世纪50年代,贵医教师及医务人员下乡自己动手修建房屋,开办高峰农村医院,受到卫生部表扬。
     我和杨天恩、谭树效、王以德四人一组,杨天恩任组长,分到医院对门半山腰的白岩寨生产队,分住二户农民家,开始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每天跟农民出工,晚上算工分、学习。
     通过一系列农业劳动锻炼,我感到栽秧最难、最苦。事前女社员负责运送猪牛粪下田作底肥,男社员负责犁田,农民栽秧很熟练,又快又好,我却感到难度很大,分秧不均、栽不快、栽不直,经常闹笑话。有一次下田,谁知是“烂田”。双脚下去深达大腿,寸步难移,造成半边身子倒在“烂田”里,顿时轰动了:“快来呀,来看彭老师学牛滚田啦”,一阵议论:“都怪我们没教好,没带好,让彭老师吃苦了......”。队长见状,赶快救护,送我回家。真不好意思,经一事长一智啊!
     抗旱也很苦,炎热的夏天,天公不作美,不肯下雨,田土干裂,社员急了,公社书记更急,紧急动员:“吃大苦、抗大旱、吃住在田边,保苗夺丰收”。劳动大军日夜奋战,车水挑水抗旱。
     栽秧一个月,腰酸背痛刚好,不久又投入抗旱运动,腰酸背痛复发,躺在床上翻身很困难。通过繁重的农业运动,我深刻领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真正含义。
     在生产队,我们也参加农具技术改革、种试验田、修筑公路、培训“赤脚医生”,带他们到平坝县医院实习。
     想当年,我曾是二十多岁的青年,朝气蓬勃,在人生旅途中,这段经历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岁月匆匆,眼下我已是头发花白,离不开老花眼镜的阿婆,回忆往事,激情满怀,倍感亲切。
本文选自《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简史(1941—2001)》,作者彭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贵医记忆 |难忘的一年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专家介绍

医院导航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