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专家口述史】李嘉琥:“医”心系基层
编者语
医者之志,历久弥坚。八十余载春华秋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文化传承绵延不绝。一代代贵医人扎根黔中沃土,胸怀民族大业,心系百姓健康,传承大医之术,肩扛传道之责,成就桃李满园,为护佑人民健康奋斗不息。即日起,“老专家口述历史”栏目将不定期推出,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讲述437ccm必赢改革发展中的精彩故事和老专家潜心医学、救死扶伤之往事,勾勒贵医人改革奋斗、不懈求索的时代群像,以期传承先辈精神,砥砺奋进力量。
李嘉琥,1941年生,湖南长沙人,外科专家。1965年贵阳医学院毕业,历任贵阳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主任,外科主任,医学系副主任,437ccm必赢副院长,贵阳医学院副院长,贵州省卫生厅厅长,民盟贵州省委主委、民盟中央常委,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等。在437ccm必赢建立了皮库,开展省内第一例人工假体隆乳术,率先开展微粒皮移植、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溃疡等新技术教授外科总论等课程,主编《实用烧伤治疗》等教材,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李嘉琥在册亨县医院期间,曾在发烧39度的情况下为病人做了胃大部切除术;在紧急情况下,为大出血的产妇做了不曾做过的子宫次全切除术,挽救了产妇生命。他在工作上胆大心细,技术上精益求精,深受患者信任。调回437ccm必赢工作后,当地人写了一篇名为《永远的李医生》的文章,感激他在册亨十多年来救死扶伤、为民服务,把宝贵的青春贡献给了册亨人民。
回到437ccm必赢工作的20年,是李嘉琥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他先是在整形烧伤外科工作,在科主任刘伍生的带领下,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业务,并成为科室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发表论文的医生。当上科主任后,李嘉琥在科室建立了皮库,微粒皮移植、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溃疡等新技术,省内第一例人工假体隆乳术也是由他完成。1995年8月10日,李嘉琥教授主刀开展巨乳切除术;1998年,李嘉琥担任贵州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他又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任贵州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他先后撰写《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强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问题探讨》等文章,为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
口述内容
▲口述人:孙明明(李嘉琥夫人),原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
李嘉琥,他是1941年,阴历十月初三出生的,出生在湖南长沙。1944年,抗日战争长沙被轰炸,他们一家就坐船到了铜仁,他父亲在铜仁农业银行工作,一直到解放的前夕,他调到了贵阳,也在农业银行工作,是个职员。他(李嘉琥)就在贵阳市第一小学读书,即后来的实验小学,一直读到六年级,考入贵阳五中,初中、高中都在贵阳五中就读。毕业以后,考到贵阳医学院。
我们(李嘉琥和孙明明)1960年进校,1965年毕业的时候,有一个规定要劳动实习。贵州省卫生厅组织(了)一共200多名(医疗院校毕业生),从全国其他高校分来的,全部都到凯里和麻江两个地方去。那两年,贵州的疟疾传染病很流行,所以全日制医疗院校的毕业生,都下去防疟了,还要抽一点时间和农民参加劳动。我们都是住在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然后还要(参加)巡回医疗。(当时)我们就(被分配)在册亨县坡坪卫生院,以前没有大学生,我们是第一批分到那里(的大学生)。那时候都喜欢出诊,他们(村民)有个习惯,这些人都不愿意来医院看病,都是喊(医生出诊),白天晚上(都会)喊,当时我们还是热情很高的,反正一叫就去。那个区有140多个生产队,他(李嘉琥)每一个生产队都走过了,而且晚上都在生产队住宿过。反正农民一来(喊)随叫随到,半夜1点钟也不管,打起电筒就走了。那个时候乡镇卫生院不像现在的,也没有开展手术(的条件),麻醉也没有,也没有氧气,连氧气瓶、氧气袋都没有。我们遇到那些很重的病人,只能是人工呼吸,口对口的(给患者供氧)。他(李嘉琥)一般就是(开展)妇产科(的工作),除了接生(由)我去以外,胎盘剥离(等工作)都是(他)照本宣科地(开展)。有时候在区卫生院做一些简单的小手术,都是用的针刺麻醉,没有麻醉师。我们就在那里待了大概6年,后来就调到县医院去。县医院他也主要是搞妇产科和外科,后来他当选人大代表,都是黔西南州的这些群众选的他,那些人一听到册亨(县)那个李医生,(都说)这个人很好。所以(当地)那些农民,现在他们有些子女,提到(李医生)都还是非常敬仰他。
▲李嘉琥一家在册亨县医院时的留影
▲李嘉琥与册亨县坡坪区医院同事合影
到了437ccm必赢以后,我们都要轮流到科室轮转,他最开始在骨科,然后在外科轮转。后来外科教研室刘伍生主任,是搞烧伤整形的,他就发现了(李嘉琥)这个人能吃苦耐劳,而且工作一丝不苟的,就着力地培养他(李嘉琥),然后就送他去上海的瑞金医院学习,学习回来后,他发现(当时)贵州的小煤窑比较多,有时发生瓦斯爆炸,会送来被炸伤的病人,于是他率先在科室里建立了皮库,而且后来他发明了用磺胺嘧啶银,一个银离子,(一个)磺胺嘧啶,即磺胺药,是很普遍的,很廉价的,(用)磺胺嘧啶银来治疗这个烧伤的创面,效果很好的。
▲1995年8月10日,李嘉琥教授主刀开展巨乳切除术
▲李嘉琥教授培养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参加答辩
刘伍生退休了以后,就推荐他当了烧伤整形科的科主任,后来他当副院长的时候,也分管外科,还有理疗、护理部(等)。当时(医院)没有小儿外科,缺了一个科室,就不完整(达不到三甲医院要求),我们送了两个(医生)去外面进修,结果回来都不搞小儿外科,因为那个风险比较大。后来怎么办呢?(李嘉琥)就看到有一个(医生)晋升的资料,他是评审组的高级评委,发现毕节地区医院有一个(医生),他自费到北京儿童医院去进修了两年小儿外科,他(李嘉琥)说这个人不错,结果就把那位医生从毕节调来了,就把我们医院的小儿外科搞起来了,这样科室就齐全了。
▲2000年8月,李嘉琥教授参加在贵阳举行的全国重点地区麻风病防治对策研讨会暨卫生部麻风病专家咨询会议
后来他当(贵州省)卫生厅(厅长)的时候,厅里想把这个96999急救中心建在(贵医)附院,后来真的讨论的时候,有不少人提议把这个急救中心建在省医,最后他发言时,认为不行,他说我跟你们讲,不管从硬件或者软件(来看),只有贵医(附院)有这个能力建立我们省的急救中心。后来省里的领导来说,我们相信李厅长,李厅长是从基层上来的,而且他这个人,说话比较实事求是,从来不搞的那些(弄虚作假)。所以,省领导对他还是比较信任。他这个人,反正什么都是从工作出发,其它的都不管。人际关系那些问题,他也不考虑,还拍起桌子来,跟管医疗的副省长吵架,那时候(别人说)这个厅长好凶,敢拍起桌子和管医疗的副省长吵架,他(李嘉琥)说我又不是为我们(自己),因为(当时)贵州的卫生经费,才几块钱,他说我是为我们卫生事业,我们要钱又不是揣到(我的)荷包里边,我怕什么。
▲李嘉琥教授(左二)参加全国政协第九届五次会议期间与其他代表合影
后来他到(贵州省)政协去了,因为他是民盟(贵州省)主委,后来在贵州省政协当副主席,分管文化、体育、卫生(领域)。他座右铭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这样一句话“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所以他一生,时时刻刻都记得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我们(医生)都要真正地做到白衣天使、医者仁心,这是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不管医生、护士,以及(行政)后勤的所有的人员,我们的目的,都要为病人服务,做人也是要这样,你才有人格魅力,不管走到哪,都(应该)是这样的。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